足迹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

在张承言完成了他那本堪称理论核武器的《新政考据》之后,持续了近十日的阅卷工作,终于落下了帷幕。

所有的试卷,都已评定完毕。

或为甲,或为乙,或为丙,或为丁。

或被归入实干之选,或被列为舞弊之证,或被当成奇葩之赏。

数千名考生的命运,就在这间小小的阅卷堂内,被一群人,用一支支朱砂笔,悄然决定。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根据评级,拟定最终的录取名单。

这个任务,我当仁不让地,亲自接手。

夜,已经很深了。

阅卷堂内,只剩下我和张承言两个人,以及几名负责掌灯和整理文书的心腹书吏。

巨大的黄花梨木书案上,不再是堆积如山的卷宗,而是几份薄薄的、按照甲、乙、丙上三个等级分门别类整理好的名册。

灯火摇曳,将我俩的影子,投射在背后那面巨大的至公牌匾上,显得格外凝重。

林大人,张承言看着眼前的名册,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紧张,本次乡试,应取一百二十名。其中,甲等之卷共计一十有三,乙等之卷共计四十有七,丙上之卷,共计一百五十二份。该......如何取舍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那份仅有十三个名字的甲等名册,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十三个名字,就是我这次开盲盒开出的最顶级的SSR卡。

排在第一位的,赫然便是那个我心心念念的同类——陈凡。他的名字后面,被我用朱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排在第二位的,是那个用工科图纸震惊全场的技术大牛——孙默。我给他的批注是:此人当入工部,专司器械改良,十年之内,或可为大梁开创一个‘工业革命’的雏形。

排在第三位的,是那个写出详尽治水策的项目经理——周正。批注:逻辑清晰,行事稳健,可外放为县令,专治水患频发之地,必有大成。

......

往下,还有精通算学的会计奇才,有擅长农桑的农业专家,甚至还有一个对律法有着独到见解、主张疑罪从无的法学怪咖。

这十三个人的答卷,没有一份是循规蹈矩的八股文。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偏科到极致的专才,是旧有科举制度下,绝对不可能被选拔出来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