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页)
第10章
术的源头
我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谁用攻城锤狠狠撞了一下。
这四个字的分量,比刚才那两位大佬扣的所有帽子加起来还要重。在古代,敢自称术之源头的,除了那些开宗立派的圣贤,剩下的基本都被当成妖人给烧了。
李世隆这是要把我往死路上推啊!
我噗通一声就跪下了,这次是真情实感的,没有半点表演成分。我的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声音里带着哭腔:陛下!草民万万不敢!草民何德何能,敢称‘源头’二字草民那些胡言乱语,皆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当不得真,万万当不得真啊!
我恨不得把头摇成拨浪鼓,以此来证明我的心意。
然而,李世隆似乎铁了心要跟我过不去。他完全无视我的恐惧,自顾自地说道:朕让你当的,不是什么‘帝师’,也不是什么‘国师’。朕要你做的,是去芜存菁,是沙里淘金。
他站起身,踱步到我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我,那双龙目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我大梁,有的是饱读诗书的学子,有的是忠君爱国的臣子。但为何,国事依旧如此艰难他缓缓伸出一根手指,点向自己的心口,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了一样东西。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解决问题的,‘术’。
他们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能把一件小事说得天花乱坠。但你若问他,具体该怎么办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需要多少人多少钱如何评估成效他们便会顾左右而言他,最终又回到‘德行’、‘礼法’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去。
李世隆这番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这不就是我上辈子最讨厌的那种职场大忽悠吗开会时口若悬河,讲情怀,讲格局,画大饼,就是不谈具体执行方案。一旦项目搞砸了,就甩锅给市场环境不好、团队执行力不行。
没想到,这种人才,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而你,林知节,李世隆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总是在谈‘怎么办’。
从茶馆的‘五重威胁’,到破局的‘扬长避短’。从‘德’与‘术’的体用之辩,到‘高薪’与‘考评’的人事之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指向一个具体的问题,并试图给出一个......哪怕是粗糙的解决方案。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诱惑:朕,需要你这样的‘术’。大梁,需要你这样的‘术’。
我趴在地上,冷汗已经浸湿了我的后背。
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
这位皇帝陛下,不是被我那些现代管理学名词忽悠了,恰恰相反,他精准地洞察到了我所有理论背后的核心——实用主义和逻辑思维。
他想要的,不是我的知识,而是我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降维打击。
我用现代管理学的思维模式,降维打击了古代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