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页)
第90章
按照大梁朝的规制,乡试的最终榜单,在张贴之前,必须先呈送御览。
这既是皇权的体现,也是一道最后的保险。若主考官所选之人,实在不堪,或有重大疏漏,皇帝有权驳回,发还重议。
因此,当那份被我戏称为炸药包的拟录取名单,连同十几份最具代表性的甲等与丁下考卷节选,被封装在一个厚厚的楠木匣子里,由我亲自护送,秘密送入皇宫时,我知道,最终的决战,已经打响了第一枪。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李世隆屏退了所有伺候的宫人,只留下了心腹太监魏进。他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而是换了一身寻常的便服,与我相对而坐,中间只隔着一张小小的茶几。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将这次会面,定义为私人性质的、心腹之间的决策沟通会的姿态。
楠木匣子,被轻轻地放在了茶几上。
李世隆没有立刻打开,他的手指,在匣子那光滑的表面上,轻轻地摩挲着,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开口了,声音很沉,也很慢。
林知节,你可知,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回陛下,我垂眸答道,是微臣为大梁,为陛下,遴选出的一百二十名,未来的栋梁之材。
栋梁之材李世-隆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朕怎么听说,你这个‘遴选’的过程,颇为......‘惊心动魄’啊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刺我的内心。
朕听说,你把天下才子们的锦绣文章,评为‘工业残次品’
朕听说,你把一个画画的,一个写檄文骂你的,甚至一个写儿女情长故事的,都当成了‘宝贝’,妥善收藏
朕还听说,你力排众议,将一份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和一份‘胡言乱语’的策论,分别点为了‘亚元’和‘解元’
他每问一句,语气就加重一分。御书房内的空气,也随之凝重一分。
魏进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能感觉到,皇帝的耐心,似乎正在被消耗。
我却依旧平静。我抬起头,迎上他那锐利的目光,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陛下明察秋毫,微臣这点‘小动作’,果然瞒不过您。
我没有辩解,而是坦然地承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