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1页)
第45章
在京城一条不起眼的陋巷深处,一间潮湿、阴暗的出租屋里,陈凡正就着昏黄的豆油灯,最后一次温习着手中的《礼记注疏》。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混杂着墨香,形成了一种独属于贫寒学子的味道。
桌上,放着他全部的家当——几本已经翻到卷边的经义典籍,一套洗得发白的青布儒衫,以及一个用油纸包着的、硬得能当石头的白面馒头。
这个馒头,是他用身上最后三个铜板换来的,也是他明天进入考场后,唯一的干粮。
陈凡小心翼翼地将馒头重新包好,放进书箱的最深处,仿佛那不是一个馒头,而是一份关乎他身家性命的契约。
他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听着窗外传来的更夫梆子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虑。
没有人知道,在这副清瘦、坚韧的皮囊之下,藏着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是的,陈凡也是一个穿越者。
和那个一步登天、直接当上主考官的林知节不同,他的穿越,是标准的困难模式。
他穿越成了一个家徒四壁、父母双亡的孤儿。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陪伴他的,只有前世身为历史系研究生的那点微不足道的知识储备。
在经历了最初的绝望和恐慌后,陈凡凭借着现代人的坚韧和智慧,迅速为自己规划出了一条最现实、也最可行的逆袭之路——科举。
他比任何一个土著都清楚,在这样一个封建王朝,科举是寒门子弟打破阶级壁垒的唯一通道。
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苦读。
他放弃了脑中所有超前的知识,因为他知道,那些东西在这个时代不仅无用,反而会成为异端邪说,给他招来杀身之祸。
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他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将程朱理学奉为圭臬,将八股文的每一个起承转合都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用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彻底变成了一个最优秀的古代读书人。
他的目标很明确:金榜题名,入翰林,进内阁,最终成为一代名相,用自己所学,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
他相信,只要自己能进入这个体制的核心,就能凭借超前的眼光,潜移默化地,将这个古老的帝国,推向一个更好的方向。
这,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后的骄傲与坚持。
然而,最近京城里关于新任主考官林知节的种种传闻,却让他这颗古井无波的心,泛起了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