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1页)
第18章
就在我为了考什么这个问题而头痛不已,感觉自己刚刚吃下去的佛跳墙都快要造反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关于我的那道圣旨,已经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整个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场景一:礼部衙门,孔尚书的官邸。)
夜已深沉。
孔伯都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
这位年过六旬的礼部尚书,大梁朝的文坛领袖,儒家正统的坚定捍卫者,此刻正铁青着脸,坐在他的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他面前的地上,跪着十几个官员。他们都是礼部的属官,也是孔尚书最忠实的门生。
整个书房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都说说吧。孔尚书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像两块粗糙的石头在摩擦,今天这道圣旨,你们怎么看
一个看起来颇为精明的四旬官员,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说道:恩师,学生以为,陛下此举,过于草率。科举乃国之大典,岂能任由来历不明的竖子担当主考这......这简直是视祖宗之法如无物,置我等读书人的颜面于何地!
说得好!另一个官员立刻附和道,那林知节,不过一介市井白丁,听闻还是在茶馆里胡言乱语,才得了陛下的青眼。让他主考,这与让一个伶人来主持祭天大典有何区别滑天下之大稽,滑天下之大稽啊!
没错!我等十年寒窗,悬梁刺股,为的便是金榜题名时。如今,评判我等文章的,竟是一个连《大学》、《中庸》都未必能解通的竖子!我心不服!天下士子,也定然不服!
群情激奋。
书房里,充满了对我的声讨和对皇帝此举的愤慨。
孔尚书静静地听着,脸色却愈发阴沉。
他缓缓地站起身,踱到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冷冷地说道:你们以为,陛下是真的看上了那小子的‘歪理邪说’吗
众人一愣,都安静了下来。
你们错了。孔尚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陛下,哪里是在用那个林知节他分明是,在用那小子做一把刀!
一把......用来砍向我们这些老骨头,砍向我大梁立国百年来士大夫阶层的,刀!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陛下的心思,老夫看得明白。孔尚书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他嫌我们碍事,嫌我们讲规矩,嫌我们守着祖宗的法度,让他不能随心所欲!
他任命林知节,就是要告诉我们,告诉全天下,他要改!他要变!他要打破我们建立起来的一切!他要用那些所谓的‘实干之才’,来取代我们这些‘无用’的读书人!
他这是,要刨我们的根啊!
孔尚书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门生的心上。他们脸上的愤怒,渐渐被一种更深的恐惧所取代。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件事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一个主考官人选的问题。
这是一场路线之争!一场国本之争!
恩师!为首的官员急切地问道,那......那我等该如何是好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那竖子,胡作非为,败坏我朝科举大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