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日子跟辅院的铁砧似的,一天天被敲得扎实。林铁来青云宗快两年了,晒黑了不少,胳膊上的肌肉也练得结实,抡起锤子时,后背的筋骨能看出清晰的轮廓。
辅院每月有两次“基础课”,外门修士来讲怎么引灵气。别的弟子能勉强画出引灵阵,指尖泛点微光,林铁却怎么都学不会——他的灵气感应像是被堵住了,按口诀运气半天,指尖只有点温热,连最
basic
的“灵火”都引不出来。
“市井来的就是不行,灵根都没开,还想炼器?”
“陈长老也是瞎了眼,捡这么个废物回来。”
闲言碎语跟炉子里的火星似的,总在他耳边飘。内门弟子见了他,眼皮都懒得抬。有次他抱着修好的法器去内门交货,被个穿蓝袍的内门弟子撞了下,法器摔地上磕掉个角。对方不仅没道歉,还踹了他一脚:“走路不长眼?碰坏了我的鞋,你赔得起?”
林铁没说话,捡起法器默默回去重修。那天晚上,他在屋里对着墙练了半夜引灵诀,指尖依旧冰凉。最后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那个小铁人——这两年他没少给它添补,用修法器剩下的银丝做了头发,用染了色的灵木片做了衣裳,现在的小铁人已经有模有样,连手指关节都能活动。
“还是你好,不用灵气也能立着。”他用指尖碰了碰小铁人的脸,那里被他磨得光滑,能映出模糊的影子。
白天的活计依旧——打粗坯,修旧器。只是他越来越喜欢修旧器。辅院库房里堆着很多废弃的器物:断了弦的灵琴、缺了齿的丹炉、锈得转不动的罗盘……大多是内门弟子用坏了懒得修的,扔在库房占地方,偶尔让辅院弟子拆了取材料。
林铁拆这些旧器时,看得格外认真。他发现灵琴的共鸣腔虽然裂了,但木材纹理特别,适合做小巧的部件;丹炉的铜皮虽薄,却耐高温,做小物件不容易变形;罗盘里的指针是磁石做的,能自己转,说不定能用到别的地方。
“这些破烂有什么好看的?”赵虎有时会问他。这两年两人成了朋友,赵虎知道他不爱说话,却心细,总帮他留意有没有好的废弃材料。
“你看这灵木,”林铁拿起一块从灵琴上拆的木头,“纹理是螺旋的,做关节的话,转动起来会更顺。”他边说边用刻刀把木头切成小块,在手里试着拼接——果然比普通木头灵活。
赵虎似懂非懂:“你想做什么?”
“还没想好。”林铁笑了笑,把灵木块收起来。他心里其实有个念头:既然正统炼器需要灵气,他学不会,那能不能做点“不用灵气”的东西?就像家里的风车,不用人推,有风就能转。
真正让他找到方向的,是修那个灵偶。
那天刘管事扔给他个破布偶:“内门苏师姐的灵偶坏了,你修修。修不好就算了,别弄坏里面的灵核。”
那是个半人高的女偶,穿华丽的绸裙,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可惜一条胳膊断了,脖子也歪着。林铁拆开一看,里面是细竹条做的骨架,关节处缠着丝线,胸口有个鸽子蛋大的珠子——那就是灵核,能让灵偶做简单动作,比如抬手、转身,只是需要人用灵气驱动。
“这灵偶看着好看,骨架却做得糙。”林铁皱了皱眉。竹条骨架太脆,关节处的丝线也容易磨断,难怪会坏。他没直接用竹条补,找了块废弃的灵木,削成更细的条,在关节处刻了个小凹槽,用铜片做了个轴,像门轴那样能转动,再把丝线换成库房里捡的耐磨兽筋。
修好后,他试着扳了扳灵偶的胳膊——比原来灵活多了,转动时还没声音。又把歪了的脖子调好,用剩下的绸布补了补裙摆。
第二天苏师姐来取灵偶,本来没抱希望,没想到接过时,胳膊转得顺滑,脖子也不歪了,连裙摆都补得整齐,忍不住多看了林铁一眼:“你倒细心。”
这是第一个对他态度温和的内门弟子。林铁愣了一下,低头说了句“应该的”。
苏师姐走后,赵虎凑过来说:“那是苏轻月师姐,人挺好的,不像别的内门弟子。听说她喜欢这些精巧玩意儿,上次还买了个会唱歌的琉璃鸟。”
林铁心里一动。他看着灵偶留下的木屑和铜片,突然想:灵偶能用骨架和关节动起来,那他能不能用废弃材料做个更灵活的?不用灵核,不用灵气,就靠结构让它自己动?
那天起,他开始偷偷攒材料。库房里的废弃灵木、拆旧器剩下的铜片、断了的兽筋、磨圆了的磁石……都小心收起来,藏在床底下的木箱里。晚上等别人睡了,就借着月光摆弄。
他先试着做了个小木头人。灵木做躯干,铜片做关节,兽筋做牵引——跟修灵偶似的,但关节做得更精细,在木头里刻了凹槽,让兽筋能从里面穿过去,外面看不出来。做好后,拉了拉露在外面的小线头,木头人的胳膊竟然抬起来了!
“成了!”他忍不住低呼一声,又赶紧捂住嘴。
接下来几天,他不断改进。给木头人加了双腿,让它能走两步;用磁石做了个小机关,放脚底,能顺着铁器走直线;又用碎银做了个小锄头,让它能“挥”起来,像在锄地。
这木头人没有灵核,不能自己动,得靠人拉线头或借外力(比如磁石),但动作比苏师姐的灵偶自然多了,关节转动时甚至带着点“弹性”,不像灵偶那么生硬。
“这是啥?”一天晚上赵虎起夜,撞见他在摆弄木头人,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