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1页)
第48章
而商人本就是投机取巧之辈,不事生产,也不事劳作,出几趟远门,就能赚取大量钱财,与贪官污吏一样,不停的搜刮民脂民膏,简直就似吸附在大明身上的蛆虫一样。
不过,大明离不开商人,百姓也离不开商人,有了他们的存在,京城的百姓才能吃上大明各地的水果,吃到不同风俗的食物,大明各地的百姓才能买到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才能过生更好的日子。
所以,我觉得,重农没问题,抑商也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笑了笑,没说话。
如果是以前,他自然认可朱标的这一番话。
粮食才是根本,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考虑什么造反的事情。
历代皇帝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让百姓吃饱饭。
书上记录的那么多某某之治。
看似盛世,但离盛世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没有一个皇帝,真正做到了让天下所有百姓不用饿肚子。
但,经过跟那黄小子接触。
朱元璋才了解到,在黄小子的那个时代,只要不懒、不黄赌毒,不是什么特殊需要照顾的家庭外,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能穿暖衣。
恐怕在黄小子所在的时代,才能真正能称作盛世吧。
昨晚又经过黄小子的点拨。
朱元璋才意识到,商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离不开的东西。
想起黄轩通过手机,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并且还有专人送上门的服务。
朱元璋猜测,后世的商业非常的繁华。
要不,谁大晚上的送什么烧烤外卖过来
虽然大明做不到后世那般。
也可以慢慢的去模仿。
至少要把框架给搭建出来。
然后不停往框架里面填充,终有一天,框架会被填满。
那时,大明即便不如后世,也应该相差无几。
对于朱标的观念,马皇后同样不太认同。
自己腰间的手机,可是店家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