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页)
文章中出现了一段这样的论述:
......故,欲清田亩,非在丈量之勤,而在核算之精。当设‘总册’与‘分册’。总册录全县之总田亩数,分册则录各户之田亩。两者之数,当彼此印证,互为制约。每岁终,当行‘抽检’之法,随机抽取百户,核其分册与实有田亩是否相符。若差额大于‘二分’,则其户有欺瞒之嫌,当重罚。若抽检之百户,差额者众,则其县之总册,亦有虚报之嫌。此法,或可称之为‘数据双轨,随机抽样核查法’......
我的手,猛地一顿。
数据双轨,随机抽样核查法
这......这不是现代审计学和统计学里最基本的概念吗!双轨就是复式记账的雏形,抽样核查更是统计调查的核心手段!
虽然他用的词汇很古朴,逻辑也略显粗糙,但他表达出的那个核心思想——用数据制约数据,用小样本的真实性来推断大总体的可信度——这绝对、绝对不是这个时代能凭空产生的思维!
我的睡意,瞬间消散了一半。
我坐直了些,继续看第二题。
第二题,是关于边疆军情传递与辨伪的策略。
这篇文章,写得更加离经叛道。
......军情之要,在于‘时’与‘真’。然边关万里,讯息繁杂,真伪难辨。臣以为,当设‘多信源交叉验证’之制。凡有紧急军情,当由三路以上之信使,循不同路径传回。三路信报,若内容相符,则其为真之‘可能性’,可达九成。若仅一路,或两路内容相左,则其为伪之‘可能性’,亦有五成。另,可预设‘密语’与‘废码’。真讯之中,夹杂无用之废码,以惑敌之耳目。而密语之设置,当遵循‘非对称’之原则,即加密之法与解密之法,不尽相同......
可能性九成五成
这......这不是概率论吗!
还有那个多信源交叉验证,这简直就是现代情报分析的基本原则!至于非对称加密,虽然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这个词本身,就如同一个惊雷,在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这小子......他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