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页)
这份卷子,答的是那道关于京城垃圾分类的策论题。
开篇第一句,便是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然后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从《论语》扯到《孟子》,再从《大学》扯到《中庸》,用长达数百字的篇幅,论证了洁净之环境,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石。
看上去,文采斐然,气势磅礴。
然而,当论及具体如何处理垃圾时,文章立刻变得空洞乏味。通篇都是当晓以大义,喻以利害,使万民知耻,则秽物自清、上行而下效,君子以德风,则京城无垢这类正确的废话。
至于怎么分类怎么运输怎么处理
一个字没提。
林大人,您看!张承言像是抓到了什么铁证,激动地将卷子推到我面前,此等文章,言之无物,空谈道德,分明是曲解圣意,不知所云!依老夫看,当判为劣等!
我看着他那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这位仁兄,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他不是不懂,他就是懒得去想具体问题,试图用漂亮的口号和道德大棒,把所有实际问题都糊弄过去。这不就是我前世开会时,最讨厌的那种只会说‘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的PPT型选手吗】
我拿起那份卷子,看也没看张承言,反而对着整个大堂的官员们,朗声说道:诸位,都停一停手上的活计,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目光集中到我手中的卷子上。
我将卷子举起,晃了晃。
这份卷子,我相信,在座的诸位,手里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
它的特点是:开篇引经据典,气势恢宏;中间大话套话,义正辞严;结尾呼吁道德,升华主题。看上去,像是一篇无可指摘的八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