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页)
我试着坐了一下,虽然离我理想中的人体工学椅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我的腰和屁股,不会再受罪了。
张木匠的效率也很高,我那张凝聚了我毕生躺平学精华的躺椅,已经被送了过来。它被恭恭敬敬地安放在了正堂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配上了一张专门用来放茶杯和点心的小几。
我毫不客气地躺了上去,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嗯,这才是穿越后该有的生活。
张承言看着我这副不务正业的模样,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他捧着一叠厚厚的名册,走到我的躺椅旁,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林大人。
我眼皮都没抬,懒洋洋地应了一声:嗯
这是本届科举所有同考官、房官、巡绰、执事等一应官员的名册,以及贡院内八千六百三十二名兵丁的兵籍册。还请大人......过目。他将名册递了过来。
我连手都懒得伸,只是侧了侧头:你看过了吗
张承言一愣:下官已经核对过了,并无疏漏。
那就行了。我摆了摆手,这种小事,你看着办就行,不用事事都来问我。
我的态度,轻描淡写,仿佛他递过来的不是关乎国之大典的重要文件,而是一份无关紧要的食堂菜单。
张承言的脸色,瞬间涨红了。
林大人!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怒气,科举之事,无分大小!这关系到整个考场的运作和安全,您......您怎能如此轻忽!
我终于睁开了眼睛,看着他这张写满了恪尽职守和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脸,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就是典型的,传统官僚的思维模式。
他们追求的,是程序的严谨,是事必躬亲的态度,是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很忙,我很辛苦,我为国家尽心尽力。
而我追求的,是效率,是结果导向,是抓大放小的现代管理理念。
在我看来,这种核对名单的事务性工作,既然已经有副手(项目副经理)做过了,我这个主考官(项目总监)就完全没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我的精力,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思考晚饭吃什么。
当然,这种理念,是没办法跟一个明朝的古人解释清楚的。
我只能换一种他能听懂的方式。
我从躺椅上慢悠悠地坐起来,接过他手里的名册,随意地翻了两页,然后看着他,问道:张大人,我问你,陛下任命我为主考官,任命你为副主考官,是为了什么
张承言不假思索地答道:自然是为了主持科举,为国选才。
说得对。我点点头,那我们两个人的职责,有什么不同
张承言想了想,说道:大人您总揽全局,最终定夺。下官则负责辅佐大人,处理各项庶务,保证考场万无一失。
这就对了嘛。我将名册重新塞回他手里,你说的,‘处理各项庶务,保证考场万无一失’,这正是你的职责所在。既然是你的职责,你把它做好了,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为什么还要让我‘过目’
我看着他迷惑不解的表情,继续我的歪理。
这就好比一个大将军,他需要知道的,是粮草够不够用,兵器利不利,士兵有没有士气。至于每一袋米是谁扛上来的,每一把刀是谁磨快的,他需要知道吗他不需要。如果他连这些小事都要管,那他还怎么指挥打仗
我,就是那个大将军。而你,张大人,就是我的粮草官。我充分信任你的能力,相信你能把粮草管好。所以,你只需要告诉我,粮草没问题,就行了。而不是把每一本粮草入库的账本,都搬到我面前来,让我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