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4页)
基本功确实扎实,缺的就是那点打破常规的“魔鬼思路”。
秦昆面无表情地看着,直到最后一页放下。
王犇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额头已经微微见汗。
“嗯……”秦昆的手指在光滑的灵玉书页上轻轻敲了敲,终于打破了令王犇窒息的沉默,“整体框架可以,行文老到,看来王局费心了。”
这句平淡的肯定,让王犇悬着的心猛地落了地,几乎要长舒一口气。
但秦昆紧接着又拿起报告,翻到中间某一页,指尖点了几处:
“不过,有几处表述,可以稍微……优化一下。”
他没有全盘否定,而是用一种“锦上添花”的语气:
“比如这里:‘为确保核心组件性能卓越、稳定可靠,防止因供应商能力不足导致建设隐患……’这话本身没错,但不够有力,且略显被动。”
他抬眼看向王犇,眼神里带着一丝引导:
“改成这样:‘为引领防御阵基制造技术新质变革,突破现有材料性能与工艺瓶颈,实现城防核心组件性能指标的指数级提升与抗破坏能力的跨代跃迁,彻底杜绝因供应商技术天花板限制导致的性能不达标及潜在崩溃风险……’”
“嘶……”王犇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瞬间瞪大!
指数级提升!
跨代跃迁!
技术天花板!
这几个词砸下来,份量感爆炸!
将“替换劣质材料以省钱”的肮脏目的,硬生生拔高到了“推动京海市防技术革命”、“突破世界级难题”的战略高度!境界提升了不止一个次元!
“还有这里,”秦昆又点到几处关于资质审核过于严苛的部分,“‘严格资质审查’这类词,显得生硬官僚,容易引人疑虑攻击,像是在搞小圈子。”
“我们这是‘技术选优’。改成:‘基于对城防极端场景模拟推演得出的严苛安全边际需求,需遴选具备承担战略性攻坚任务实力、掌握核心技术壁垒、拥有国家级大型防御工程经验、过往案例安全性证明持续可验证的顶尖创新团队……’”
王犇听得肥脸通红,激动得直搓手!
这不就是为他即将成立的“顾问公司”量身定做的描述吗?!
还披着“安全边际”的神圣外衣!
“最关键的一点,在这里,”秦昆翻到报告的经费预算申请部分。
“不要只盯着采购材料本身!要加入‘技术预见与标准引领前瞻性研究专项基金’、‘极端工况实验验证平台建设费’、‘复合型人才引进与技术秘密保护经费’……这些名目!”
“把盘子做大!才能支撑起我们未来真正的行动网络!才能名正言顺地供养那个‘顾问团队’!记住了王局,盘子的大小,决定了你能舀出来的份额,也决定了你分摊风险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