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4页)
庄毅这回没有推让,抄书真的费力,拿筷子的手都隐隐发疼。
侄儿,教你书的是谁大伯也吃不下饭。
沈夫子。庄毅舀了一勺菜汤。
哪个沈夫子他记得书院里光姓沈的,就有八个。
庄毅喝了口汤,沈吉。
大伯眼睛睁很大了,经学馆分甲乙丙丁,甲班是最好的。
甲班的夫子沈吉,曾在礼部做过主事,因为上疏得罪了权臣,这才被贬到地方上教书。
能进甲班的只有两类人,沈家和孙家最优秀的弟子。
听完大伯的介绍,庄毅心里就四个字,原来如此!
学生就几个,坐同桌的孙瑜,出手还很大方。
还挺厉害的。庄毅又咬野菜。
他的淡定,让大伯哭笑不得:你懂什么,沈夫子虽然被贬,他在京城的旧交不少,对你只有好处。
坏处也不小,庄毅不想和大伯多说,只闷头吃菜。
祖父总算听出来了,二孙这不仅读书有天赋,还有人际关系啊。
二孙,明天开始,你顿顿吃肉。祖父心疼了一下,想着只能再去求族长帮忙。
庄毅却摇摇头,我不要。我只是抄书辛苦些,您和阿爹都干重活,哪能不吃肉。
听到这话,阿爹高兴的摸了摸自家儿子的头,连夸他真懂事。
庄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里在琢磨,下一步该怎么办
何首乌毕竟是稀罕物,只有另想办法赚钱。
到了嘉靖中后期,很多事物都有了。
也许,可以不走质,而是走量。
庄毅心想,书院有休息日,自己就进山挖草药,不要挑挑拣拣,便宜的便宜卖,贵的贵点卖,无非是赚多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