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2页)

爹答应了,赶着牛车去酒楼,连价都没问,拿了钱就走。

很快,一座比村私塾还好的地方,出现在他们眼前。

大门上挂着匾额,栖霞书院。

庄毅下了牛车,跟随爹走到了书院门口。

刚到,就有一个书生过来打招呼,看父子俩衣着寒酸,略带几分轻视。

说话却有礼貌,且文绉绉的:兄台,不知来我书院有何贵干

在庄稼汉心目中,书生高人一等,爹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我来拜会山长。

与老爹的局促不安相反,庄毅一点都不羞怯,很自然接过话茬。

山长,类似于校长,庄毅希望没叫错。

书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激赏,言语客气起来:既是拜会山长,请随我到书房。

有劳。庄毅抱拳。

然后拉着爹的手,跟在书生身后。

书生更诧异了,但没说什么。

不一会,就见到了满头白发的山长,他也吃了一惊。

兄台来我书院,莫非是想送童子过来开蒙说着,望向怯生生的庄稼汉。

小子庄毅,西河村人氏,想拜入山门。回答的人,还是庄毅。

山长微微吃惊,还是问庄稼汉:你可知道,栖霞书院不同别处,每年要十两束脩。

束脩,就是学费。

我爹知道。庄毅把背篓上的破布拿开,取出两个银锞子放山长面前的桌上。

山长本意不是吓唬,只是说出实情,毕竟栖霞书院是全县最好的,教授的夫子都是廪生。

见到这笔银子,山长有些不好意思,同时感觉面前的孩童早慧。

小童,你学过什么呀山长声音温和。

我只听大伯念书,没有去私塾读过。庄毅回答。

没关系,你把你记住的,说给我听听。因材施教,也是栖霞书院的一大特色。

庄毅想了想,不能背高深,被当中邪带走就麻烦,也不能背千字文,那样太简单,会被轻视。

在学生多如牛毛的书院,一旦被轻视,很难出头。

有了,背诗经。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庄毅一口气背出诗经·国风·召南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