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页)
齐王烦躁地来回踱步,铁甲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本王何尝不知!可元楷尚在那奸贼手中,若本王强行撤兵,元楷性命难保!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更何况,如今军中粮草已断,将士们人心惶惶,就算能撤,路上也恐生哗变!
刘伯庸叹了口气:王爷,眼下我军确已陷入绝境。那许卓小儿联合京中世家,釜底抽薪,这一招着实毒辣。
帐内一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有齐王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齐王眼中闪过狠厉之色:也罢!既然他们想请君入瓮,本王就将计就计!
刘伯庸面色一变:王爷,万万不可轻身犯险!
齐王冷哼一声:本王戎马一生,岂是那等蠢笨之辈本王自有计较。
他转向帐外,沉声道:传本王军令,命先锋都督陈泰,点齐三百亲兵,明日一早,前往京城!
对外便宣称,本王感念陛下仁慈,特派陈都督先行入京,核实圣旨诚意,并商议本王入京觐见之一切细节。
刘伯庸眼神微动,瞬间明白了齐王的用意:王爷英明!陈泰将军勇武与智谋并存,由他带队,既可刺探京城虚实,又能尝试联络我等在京中潜伏的内应,一探究竟。
齐王点了点头,眼神幽深:本王倒要看看,那小皇帝和许卓小儿,究竟布下了什么天罗地网等着本王!
......
与此同时,大梁京城之内,亦是暗流涌动。
并非所有人都对许卓这步险棋拍手称快。
兵部尚书府。
年过半百,须发微白的兵部尚书孙伯圭,正一脸愁容地看着手中那份由数位朝中老臣联名签署的奏折。
尚书大人,您真的要将这份奏折呈上去一名心腹官员忧心忡忡地问道。
孙伯圭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无奈:许提领此计,太过凶险。齐王乃百战老将,岂会轻易上当
万一他识破计谋,不顾一切强攻京城,届时刀兵四起,生灵涂炭,我等皆是千古罪人啊!
他虽属中立,但也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担心许卓年纪轻轻,权力过大,行事不留余地,最终会把整个大梁拖入深渊。
而且,孙伯圭眼神忧虑,许提领如今手握悬镜司,权势滔天,若是再立下这不世奇功,恐怕将来......
那心腹官员默然,这些话,也正是许多久经官场的勋贵们心中所想。
很快,以兵部尚书孙伯圭为首,联合了数位担心战事扩大、以及部分忌惮许卓权势的勋贵大臣,一封措辞恳切的奏折,便被送到了女帝洛凤瑶的御案之上。
奏折之中,他们力陈请君入瓮之计太过冒险,恳请女帝三思,建议派遣使者,先行与齐王和谈,以稳妥之策,徐图解决之道。
一时间,朝堂再次因为这份奏折而波澜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