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心魔由我生(第2页)
只见皇帝头顶高悬一方印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九龙,各自吐出一道金色气息,化作龙形垂落下来,汇聚入皇帝体内。
历代帝王皆以得“传国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千余年,忽隐忽现,待到大魏太祖皇帝起兵驱逐金帐时,已经杳无音信。
其实“传国玺”一直在儒门手中。
儒门一向讲究忠君之道,得了“传国玺”却秘而不宣,直到儒门与道门大战,才不得不拿了出来。儒门战败之后,“素王”归于道门大掌教,“传国玺”归于大玄皇帝。
皇帝用出“传国玺”之后,双臂之上显现出八龙纠缠的景象,更有一条似虚似幻的金龙环绕他的周身上下游走不停,正合九龙之数。
地师的“阴阳仙衣”却是被大掌教以“素王”破去,此时还未复原,哪怕地师论修为更高一筹,因为少了一件仙物,还是逐渐落到下风之中。
本来地师还有“帝释天”,则被甲子灵官率领大掌教亲军重创,同样还未修复完毕,暂时使用不得。
再加上金阙的限制,地师无法使用“黄天”——就算地师能够召唤“黄天”,同样也被削弱了,大掌教飞升,带走了那件附加其身上的“黄衣”,算是带走了半个“黄天”,如今地师手里的“黄天”只剩下一半。
虽然大掌教输得窝囊,但并非不战而降,还是让地师付出了相当代价。
这就使得地师远不在巅峰。
此时皇帝所要面对的地师,与大掌教所面对的地师,不能一概而论。
皇帝走的虽是险棋,却是看准了才走的。
皇帝料定地师拿下大掌教必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他以逸待劳,黄雀在后。本质上是两位七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打车轮战,大掌教打第一战,皇帝打第二战。就算地师是道门第一人,那也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