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在那灵山之巅(第3页)
齐玄素道:“以‘照骨镜’的神异来看,只要你能照到灵山的镇守之人,不必多了,只要把他削弱到无量阶段,我就能一拳毙命。不过我的意见是留他一个活口,没必要跟姚家结成不死不休的死仇,留几分回旋的余地。”
结果齐教瑶又是嗤笑一声:“你是怎么当上二品太乙道士的?怎么这么幼稚?我们闯进灵山洞天,拿走‘照骨镜’,再拿走灵山上的‘长生石’,已经跟地师结下死仇,难道你还指望地师会宽恕我们吗?这种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齐玄素的想法跟齐教瑶不一样。
他的“余地”不在于严重程度,而在于能否“反悔”。
说到底,这件事十分隐秘,知情之人寥寥无几,不是造反,谈不上损害地师的权威,更多是利益上的得失,不存在地师必须杀人维护权威的说法,这就能谈。
什么是“反悔”的余地?
打个比方,成亲是可以反悔的,如果两个人性格不合,或者其他原因,还能和离,还有回到过去轨迹的可能,这就是反悔的余地。可如果两个人生了孩子,那么人生就彻底改变了,因为不可能把孩子再塞回娘胎里,这就是没有反悔的余地。
同理,齐玄素和齐教瑶拿了“照骨镜”不假,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大不了把“照骨镜”还回去,再有其他人出面说和,比如天师,还是有可能善了的。可如果杀了人,那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因为人死不能复生。
所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这句话是对的。可也要看情况。放在造反这种事情上,当然要做绝。可在其他事情上,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说到底,齐玄素以后还要在道门混,现在只是探明真相,不是要发动玉京之变立刻上位,不是一锤子买卖,当然要谨慎。
信了齐教瑶的邪,那可要过错年。
说句诛心之言,齐玄素真要一拳打死了人,账肯定是算在齐玄素的头上,齐教瑶只是照个镜子而已。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过齐玄素肯定不能把这些话说出口,大战当前,自己人不能乱,不能离心,一切矛盾都可以暂且搁置不谈。